國內的鋼鐵工業廢水處理法有:混凝法、氧化還原法、氣浮和沉淀、過濾和吸附等。
混凝
絮凝理論基礎是“聚并”理論,絮凝劑主要是帶有正(負)電性的基團和水中帶有負(正)電性的難于分離的一些粒子或者顆粒相互靠近,降低其電勢,使其處于不穩定狀態,并利用其聚合性質使得這些顆粒集中,通過物理或者化學方法分離出來。絮凝法由于價格低廉,處理工業廢水效果穩定而得到廣泛應用。學者戴竹青等人研究了混凝效果與PAC(聚合氯化鋁)投加量和水質pH值的關系;利用均勻設計法對試驗結果進行處理得到非線性數學模型。結果表明,在原水COD濃度一定的條件下,混凝效果與pH和聚合氯化鋁投加量有關,最佳pH值在6~8波動,而過量的PAC投加量反而會影響處理效果。因此,在對鋼鐵廢水進行混凝劑投加時,應先做好投加試驗來確定最佳的投加量。
氧化還原
鋼鐵廢水中含有多種芳香族化合物。含有芳香族化合物的污水毒性較大,生化性差,普通的化學方法很難將其降解,并且此類污水對環境影響極其嚴重,對人體健康有著嚴重威脅。Fenton試劑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特別適用于某些難生物降解的或對生物有毒性的工業廢水的處理。學者田依林研究了Fenton試劑催化降解水中苯胺的效果,考察了pH值、H2O2和Fe2+的用量、紫外光照射等因素對苯胺降解的影響,為更好地利用Fenton試劑法處理芳香族化合物提供有價值的理論依據。
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法具有簡單高效、可重復利用的特點。吸附法原理是利用多孔物質的吸附特點,使污染物與水體脫離。學者孫慧芳、和彬彬等人研究了焦炭在焦化廢水中的吸附性能。結果表明,焦炭對焦化廢水中的COD、揮發酚、氨氮和氰化物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化學改性可使焦炭對焦化廢水中氨氮和氰化物的吸附性能明顯提高,其中HNO3改性對焦炭吸附廢水中氨氮和氰化物能力的增加效果顯著。焦炭具有吸附表面積大、價格低廉、可重復利用的特點,在廢水進入生化處理單元前,使用焦炭法進行物理吸附處理有良好效果。
電凝聚氣浮法
鋼鐵廢水中包含大量的乳化液廢水。這種廢水含油量大,難以處理。電凝聚氣浮法兼具電凝和絮凝氣浮法的優點,對乳化液廢水有著很好的處理效果。它是將電源的正負極插入廢水中,陽極凝聚混凝劑和氧化劑,將水中的大分子物質氧化成小分子物質再發生絮凝作用;陰極產生氣體,在水中生成氣泡,使水中的懸浮物附著在氣泡上上浮至水面通過刮渣機去除。電凝聚氣浮法是一種經濟又高效的處理方法。
生物活性炭工藝
此種方法是將活性炭作為廢水中微生物繁殖和聚集的載體,充分利用了活性炭表面積大與生物膜處理污水快速高效等優點。當廢水中氧氣含量充足時,活性炭空隙內的微生物對有機物進行分解吸收,用于進一步繁殖,逐漸形成生物膜,處理水質效果更加穩定。生物活性炭工藝操作簡單、占地面積小,在鋼鐵工業廢水處理上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膜技術
膜分離技術具有高效、操作方便、占地面積小等優點,尤其對于高鹽廢水有著卓越的處理效果。近年來,膜分離技術發展迅速,技術改進讓膜成本有所降低,該技術在水處理的應用中越來越廣泛。目前,在工業廢水處理中,應用最廣泛的是微濾、超濾及反滲透技術。三者均借助濃度差作為推動力,通過篩分和擴散原理阻截物質來達到凈水目的。不同之處在于,微濾膜孔徑較大,阻截懸浮物、顆粒及微生物;超濾膜孔徑可以阻截大分子物質及膠體;反滲透膜孔徑最小,可以阻截無機鹽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