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印發《廣東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方案》的通知
粵發改資環函〔2021〕142號
各地級以上市發展改革局(委)、生活污水主管部門:
按照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的通知》(發改環資〔2020〕1234號)要求,為加快補齊我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短板弱項,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研究制定了《廣東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廣東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方案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廣東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關于印發<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的通知》(發改環資〔2020〕1234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要求,解決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加快補齊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短板,現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提升設施處理效能為導向,以加快補齊設施短板為抓手,完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體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二、工作目標
到2023年,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能明顯提升。城市清污分流和市政雨污管網混錯接改造更新取得顯著成效。縣級及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生活污水處理需求。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和資源化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六河流域內城市、缺水城市和其他水環境敏感區域污水資源化利用水平明顯提升。
三、工作任務
(一)
強化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效能弱項。按照“摸清本底、系統謀劃、定量決策”的原則推進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各縣級及以上城市應盡快摸清城市各類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規模、設施服務人口、人均污染物排放強度等基礎數據,開展生活污水系統入流入滲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方案,確保完成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考核任務。現有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低于100mg/L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要圍繞服務片區管網開展“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明確整治目標和措施,并納入本地區“十四五”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加以落實。到2023年,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效能明顯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要穩步提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力爭達到國內南方地區城市先進水平;粵東西北縣級及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活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力爭達到國內南方地區城市平均水平。
(二)
補齊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管網短板。將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建設作為補短板重中之重,加快實現生活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新建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必須合理規劃建設服務片區生活污水收集管網,確保生活污水收集能力。加快補齊城中村、老舊城區、城鄉結合部等管網短板。積極推進建制鎮收集管網建設。按照“管網建成一批、污水接駁推進一批”原則,加快生活污水管網建設、竣工驗收及聯通。加快管網排查檢測,逐步推進雨污分流,全力推進清污分流,強化管網混錯漏接改造及修復更新。加快淘汰磚砌井,推行混凝土現澆或成品檢查井,優先選用球墨鑄鐵管、承插橡膠圈接口鋼筋混凝土管、鋼管等管材,提升管網建設質量。到2023年,城市清污分流和市政雨污管網混錯漏接改造更新取得顯著成效,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管網空白區,城鎮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明顯提升。
(三)
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資源化利用。新建城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要與城市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廣州、深圳、惠州、湛江、韶關市等省內大中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可適度超前。廣州、深圳市要加快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六河流域內城市、缺水城市和其他水環境敏感區域要積極推動污水資源化利用,推廣再生水用于市政雜用、工業用水和生態補水等。因地制宜推進合流制溢流污水快速凈化設施建設,積極探索推進初期雨水處理設施建設。到2023年,縣級及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處理需求,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四)
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在污泥(生活污水處理廠產生污泥)減量化處理基礎上選擇適宜的處置技術路線。污泥處理設施建設要納入本地區“十四五”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縣級及以上城市要全面推進設施能力建設,縣城和建制鎮可統籌考慮集中處置。限制未經脫水處理達標的污泥在垃圾填埋場填埋,加快壓減污泥填埋規模。將垃圾焚燒發電廠、燃煤電廠、水泥窯等協同處置方式作為污泥處置的補充。推廣污泥經減量化處理、無害化處置滿足相關標準后,用于土地改良、荒地造林、苗木撫育、園林綠化和農業利用。到2023年,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置,縣級市及縣城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進一步提高,污泥資源化利用占總處理量比例明顯提升。
(五)
推動信息系統建設及管理機制改革。開展全省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和設施摸底排查。地級及以上城市依法有序建立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并定期更新,建立5—10年的檢測評估機制;廣州、深圳市率先構建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智能化管理平臺并動態更新,建立3—5年的檢測評估機制;鼓勵縣級市和縣城建立市政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并定期更新,滿足城市規劃、建設、運行和應急等工作需要,提升市政排水設施動態化、精細化、信息化運維管控水平。加快建立完善城市排水系統“廠網一體化”管理機制,積極推廣“廠網河一體化”,逐步統籌至由統一部門(公司)負責廠、網、泵站等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初步構建按照入廠污染物總量付費機制,新建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應建立按照入廠污染物總量付費機制,鼓勵既有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推動按照入廠污染物總量付費機制改革。到2023年,初步構建“廠網一體化”管理機制和按照入廠污染物總量付費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
加強組織協調,推進項目實施。按照中央部署、省級統籌、市縣負責的要求,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有關部門統籌推進全省設施規劃和建設工作,做好與有關規劃、方案的銜接,按照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加快推進補短板強弱項相關工作。省發展改革委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加強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項目的督促指導。市縣是第一責任人,切實擔負主體責任,加快項目謀劃和儲備,按照《實施方案》及我省工作方案目標任務要求,結合本地區“十四五”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及其他相關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對轄區內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短板弱項進行全面摸底排查,確定工作目標,提出設施建設需求,制定滾動項目清單和年度計劃,明確項目建設時序,扎實推進項目建設。各地要將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用地列入城市黃線保護范圍,認真加以落實。
(二)
完善收費政策,保障設施運行。各地應合理制定生活污水處理收費標準,逐步構建覆蓋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污泥處置全過程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價格機制,尚未調整至國家要求最低收費標準的地區應盡快調整到位;鼓勵已調整到最低收費標準,但尚未實現補償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地區,結合污染防治形勢和經濟社會承受能力等因素,進一步提高收費標準并依據定期評估結果動態調整。完善政府和居民共擔的費用保障機制。加大自備水源污水處理費征繳力度。統籌使用污水處理費及財政補貼資金。鼓勵各地根據企業排放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種類、濃度、環保信用評級等,分類分檔制定差別化收費標準,促進企業污水預處理和減少污染物排放。創新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鼓勵以市場化方式確定污水處理服務費水平。
(三)
加大資金投入,拓寬融資渠道。各地要設計多元化的財政性資金投入保障機制,確保資金投入與本地區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項目建設計劃以及本地區“十四五”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項目相銜接。要做好項目儲備和項目滾動計劃管理,適時按照國家及省級有關部門部署,積極爭取中央專項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各市縣要量力而行,嚴防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運營,有序推廣PPP模式。推廣不同盈利水平項目打包,鼓勵國有企業發揮技術、資金、管理等優勢參與建設、運營,履行社會責任。鼓勵金融機構依法依規提供信貸支持,鼓勵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募集資金。
(四)
強化監督管理,鼓勵公眾參與。各地要積極推動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資源化利用和污泥處理處置全流程監管能力建設。對進入市政生活污水收集設施的工業廢水進行排查,經評估認定污染物不能被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有效處理的,要限期退出;經評估可繼續接入生活污水管網的,工業企業應當依法取得排污許可、排水許可并確保達標排放。加強管材產品質量監管,查處生產銷售不合格管材產品行為。加強施工質量監督,嚴格排水管道養護、檢測與修復質量管理。加強日常監管和督促檢查,建立科學合理的檢查考核機制。進一步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借助網站、新媒體、手機客戶端等媒介,為公眾參與創造條件。加強社會監督,鼓勵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向公眾開放;設立公眾舉報電話,及時查處違法違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