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部分河道治理都經歷了從“被動防御,抵抗洪水”到“科學規劃,依法治河”兩個階段。對天然河流的人工改造為人類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對河流的生態環境造成了無法估計的破壞。國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為了抵御洪災建造了大量的硬質擋墻和護岸,污染物無序排放也造成了嚴重的河道污染,河道傳統開發治理模式顯現出越來越多的弊端。20 世紀90 年代,很多西方國家對破壞河流自然環境的做法進行了反思,逐步對遭受破壞的河流自然環境重新進行修復,在歐洲,許多國家正積極拆除60、70年代建設的鋼筋混凝土河堤,修建生態河堤,進行污染治理,恢復河道形態。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河道生態治理的理念是大勢所趨。但由于我國大部分河道治理公司初涉其中,經驗不足,容易出現很多誤區。
1.污染源治理與生態治理
不同步
大部分河道水質惡化的主要原因是沿線點源和面源的排入。河道生態治理設計時,有些設計往往只關注生態措施的應用,而對引起水質惡化的源頭未采取措施,污染源治理與生態治理不同步,治標而不治本,采用再多的治理措施也達不到好的效果,水質仍會繼續下降,水生動植物難以存活,生態系統無法在此環境下構建成功,強化凈化措施的作用有限且費用較高,無法體現河道生態治理的精神和目標。
因此,在設計時應分析河道的主要污染來源,并對主要污染源采取截流納管、就地處理、溝渠凈化、濕地凈化等措施,有效降低入河污染物量后再開展生態治理,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2.不重視河道的流通問題
“流水不腐”體現了流動水體的凈化能力及水質維持能力。但是,有些設計不重視河道的流通問題,對斷頭浜或者不流通的水體,根據現場情況采取生態護岸、植物構建、強化凈化等生態措施,以期達到水質改善的目標。這些措施可能會達到預期的效果,但其穩定性不能保證,且運行維護管理工作量較大,運行費用高。
(強力造流曝氣機,超大流量循環活水)
(浮水噴泉式曝氣機,增氧造景)
故設計時應積極探尋水體流動的方案,如水系溝通,利用涵管、新開挖溝渠等連通水系;水體循環,采用循環泵、攪拌機等改善水體流態,將水體循環流動起來;合理調度,利用外河水位差使水體流動,充分利用流水的自凈能力及水質維持能力改善水質。
3.過度強調陸域景觀設計
陸域景觀能充分展現河道的治理效果,給人們留下美好的印象,而水生態系統位于水下,肉眼難以判別其水生態系統的完整和好壞,也無法判定水質改善程度。所以,有些設計過度強調陸域景觀設計,將生態治理的資金大部分用于陸域景觀的建設,將陸域綠化帶設計的主題鮮明,美侖美奐,而忽視水下生態的構建,本末倒置,偏離了河道生態治理的總目標。
(我們是在治河,還是在搞綠化?)
我們要認識到陸域景觀園林化和景觀化并不意味著生態化,思想要從“注重景觀”轉變到“生態與景觀并重”,加強陸域及水域生態理念的體現,特別是要發揮陸域綠化的生態攔截緩沖功能。
4.河道本底調查不全面
傳統的河道治理本底調查主要收集水文、泥沙、地質、規劃、征地移民、地形等方面的資料。河道生態治理除以上資料外,還需要對河道的污染源、水質、水生態、底泥、陸域植物群落、水工構筑物調度運行等資料進行收集,必要時還需對水質,水生態、底泥等開展補充監測和調查。目前,大部分河道生態治理時很少對河道本底進行全面調查,至多收集水質方面的資料,對其余資料收集較少,或者收集不到相關的資料,而補充調查費用較高,建設方不愿意承擔。
因此,河道本底資料不全面,很難對河道生態系統存在的問題進行正確診斷,無法說明生態系統受損及缺失的主導原因,則很難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針對性強、可行性好的生態治理方案。
5.忽視其他生境的構建
目前,從事河道生態治理的設計單位大部分是水利行業的,許多單位尚未配套生態、環境專業方向,或者有從事生態、環境設計的人員,對河道生態治理內涵理解不夠深刻,部分設計人員認為河道設置了生態型護岸就是進行了生態治理,配上植物治理后就是生態河道了,其他的均按照規劃斷面進行設計,忽視其他生境的構建。
(有沒有覺得少了點什么?)
我們知道河道生境包含平面形態、斷面形式、護岸材料、河底生境等,這些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連續而多樣的生境基底,為水生動植物提供適宜的棲息環境。生態護岸只是河道生境構建的一部分,重視它的建設而忽視其他與之密切相關的生境的構建,達不到生境多樣的目標,水生動植物生存仍會受到較大限制,制約了生態系統完整性的構建。
6.生態護岸與周邊功能
定位不符
生態河道建設中,采用了許多新型建筑材料來替代傳統的水泥和混凝土構建護岸或擋墻,在提高河道美觀效果的同時,也增加了水陸系統的交互性,體現了新材料的生態親和性。親水性材料多種多樣,主要有天然材料(木樁、柳枝、土坡等)、生態織物(生態袋、椰殼纖維毯等)、格賓網,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柵、土工網等)、多孔性生態砌塊等,這些材料外形及特征均不相同。有些設計在河道穿越農村段采用較為剛性的護岸材料,使河道看起來較為生硬,與周邊地塊景觀不相容;而在城鎮區域的護岸中使用柳枝等材料,雖然生態性較好,但是城鎮人口密集,安全性相對較差。
因此,我們在選用護岸材料時,一定要先掌握河道周邊的地塊功能,選擇與之能配套的護岸材料,才能凸顯出河道的生態性。
7.不根據水質隨意配置
水生植物
相鄰河道的水質及水生動植物的生長情況受入河污染源不同、河底地形各異及人類干擾等影響表現出不同的特性。有些設計人員對于同一個地區內的河道,不管生態系統受損的主要原因,不考慮其水質、水生態現狀的差異和對現有植物的保留及保護,配置的水生植物基本是一致的,無針對性的配置水生植物,無法體現河道生態治理的特點,不利于植物群落的恢復和生態系統的構建。
(這樣滿河布置,合適嗎? )
8.完全排斥使用硬質擋墻
傳統河道治理中硬質擋墻的使用,阻隔了水陸生態系統的物質、能量的交換,從生態角度講弊端較大。但是,硬質擋墻結構安全性好,占地面積小,優勢也很突出。河道生態治理是在確保防洪安全性的前提下實施生態措施的,防洪是河道的基本功能,護岸結構穩定性是第一位的。
河道生態治理中如遇到河道窄、過流量大的河段,為了確保護岸安全,無須完全排斥硬質材料,可適當使用硬質擋墻或硬質材料與生態材料組合而成的擋墻結構。同時在局部河段設置生態補償區,適當放寬河道,采用親水性好的生態型材料建設護岸,使該段河道的水陸物質能量交換集中在該區內予以補償。
觀 點
我國傳統的河道治理一直以“除水害、興水利”為目標努力,主要是對河道進行清淤、建設或者加固堤岸,裁彎取直,修筑大壩,新挖河道,輔以河道岸坡的水土保持等一系列工程措施。雖然能滿足人們對于防洪、排澇、供水、灌溉、娛樂、航運等多種需求,但是也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河道生態治理的理念是大勢所趨。問題、誤區很多,但共同努力、共同總結,坦然面對出現的誤區,避免讓他人重復誤區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全國各地在河道生態治理的探索中,也有比較好的案例與探索,為生態河道建設起到了很好示范作用,也為我們的誤區敲響了警鐘。但工程設計上依舊還有誤區存在,許多地方值得進一步探討和完善,需不斷深入研究,營造出人與自然真正和諧相處的生態河道。